如果你查看近十年来的TIOBE编程语言排行榜,Python语言始终位列前10位,是当仁不让的十大编程语言之一。
Python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对计算机编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其广泛应用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成为了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编程语言之一。
我们就来膜拜一下这门语言的创始人——吉多·范罗苏姆(荷兰语:Guido van Rossum)。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吉多·范罗苏姆于1956年1月31日出生在荷兰的斯海尔托亨博斯(Schaerbeek),这是一个位于布鲁塞尔附近的小城市。据吉多·范罗苏姆的个人网站上写道:“我出生在荷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我的父母是一名砖瓦工和一名护士。”这也是吉多·范罗苏姆经常强调的一个话题,他认为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并不影响他的成功和成就。
他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并于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他的职业生涯始于荷兰的CWI(国家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学会)研究所,那里是欧洲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他在CWI工作了10年,在这期间,他创建了Python编程语言。据吉多·范罗苏姆自己后来回忆道,1989年12月,他为了打发圣诞节前后的时间,他决定为构思中的脚本语言写一个解释器,它是ABC语言的后代,并选择了Python作为项目的标题。后来,在吉多·范罗苏姆的不断努力之下,Python逐渐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被用于许多领域。
时至今日,Python这门语言已经有了30年左右的历史了。而创立这门语言时,吉多·范罗苏姆才33岁。
有趣的是,除了“Python之父”之外,吉多·范罗苏姆还有一个外号叫做“BDFL”,这代表着“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即“终身仁慈独裁者”。这个外号源于他在Python社区中的领导地位,他经常做出重要决策并指导Python的开发方向。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再是Python的主要开发,但这个外号仍然被人们用来表示他对Python语言的巨大贡献和影响。
2005年至2012年12月,就职于Google。2013年1月,加入Dropbox。2019年10月29日,63岁的他开启了退休生活。
作为程序员的吉多·范罗苏姆,荣获得过由自由软件基金会颁发的2001年自由软件进步奖、荷兰UNIX用户小组奖,并被美国计算机协会(ACM)认定为著名工程师。这些足以证明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在工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但是2020年11月12日,时年64岁的吉多·范罗苏姆觉得退休生活太无聊了,决定再度复出并加入微软。不得不承认,这位64岁的“超龄爷爷程序员”,对编程是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