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爱奇艺上热搜榜就跟回家一样。
前几天,CEO龚宇在采访中承认:限制投屏决策存在失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按照爱奇艺“承认一个错误时,必会犯下第二个”的惯例,果不其然,转头就申请了一项新专利——弹幕广告!
与此同时,又有网友发现,其2月的会员只能用28天,比其他平台少4天。
好家伙,不愧是你爱奇艺,长视频界的“作精”。
“压榨用户”,它是认真的
最近,爱奇艺可谓风波不断。
1月下旬,有网友爆料其黄金VIP的电视投屏清晰度被限制在480P,此前清晰度可达4K。
不久,爱奇艺便被一位7年老用户告上法庭,还被上海市消保委公开点名“不厚道”。
前几天,CEO龚宇在采访中回应此事,承认自己有失误,表示:一开始会员规划没想清楚。
事情刚过,又有用户在网上吐槽其2月的会员时效只有28天。
对此,官方解释为“以自然月为统计单位”。这本说得通,但问题在于——若1月31日开会员,则2月28日到期;若2月28日开会员,3月28就结束。
双标,未免过于明显。
其他平台,均以2月28日开会员为准,腾讯、优酷、芒果时效为31天;b站最大气有32天;只有“欠债122亿”的乐视跟爱奇艺一样,仅28天。
稍微对比,高下立判。
这事儿还没平息,爱奇艺就又出幺蛾子。
天眼查显示,2月28日其公开了一条新专利信息,名称为“一种视频弹幕广告投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目前,爱奇艺有片头广告、插播小剧场、剧中植入、暂停广告、缓冲广告、弹窗广告……现在又对观众最爱的弹幕下手。
这是要全方位无死角地把广告推送每个用户面前,宁可受无尽吐槽,也不放过一棵“韭菜”。
毫不意外,网友们直接“新仇旧恨”一起算,把爱奇艺骂上热搜。
会员凭啥花钱受罪
当然,暗搓搓耍手段的不是爱奇艺一家,优酷、腾讯视频的小动作也不少。
此前,腾讯因限制登录等问题被用户吐槽,称:“需要开通价格更高的SVIP后才能解封。”
去年,优酷对热门剧集《沉香如屑》的APP投屏功能进行限制,只能试看6分钟,需要升级酷喵VIP才能看全片。而酷喵VIP连续包月价格,比优酷VIP贵10元。
因此,网友们对“御三家”怨声载道。
当然,针对接二连三的用户投诉,长视频平台们同样有自己的说法。
比如,爱奇艺黄金VIP的用户条例中,明确规定其使用终端不包括电视,并未完全限制黄金VIP的投屏功能。
再比如,优酷曾回应,相关投屏相关安排,只是旨在打击账号租赁等灰色产业乱象。
但即便如此,都不该把用户体验作为代价。大家都是付费用户,凭啥花钱在你这受气呢?
平台也无奈?
要知道,长视频平台的收入结构中,会员与广告是大头。
以爱奇艺刚发布的财报为例,2022年全年收入中,会员费占到61%,广告排第二,占18%。
如今,国内在线视频的市场基本盘就这么大,用户增长已见顶。在广告业务受疫情和经济环境等影响,一降再降的情况下,平台们想扭亏为盈,自然只能在会员费上做文章。
毕竟,消费者有消费者的理,平台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目前,互联网人口红利进入平缓期,各平台都把降本增效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然而,降本方面显著:大幅缩减的营销预算、大量裁撤的非核心业务,加上纷纷扰扰的裁员;增效上,却迟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广告业务不景气,视频平台不得不考虑收割存量用户的价值,从商业角度,可以理解。
不过话说回来,起初大家愿意给平台付费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能跳过广告。
现在,不仅钱花得更多,广告还没法跳过,更不能在手机、ipad、台式电脑、笔记本上同时登录自己真金白银买来的VIP账户。
如此消耗用户体验,以后平台后悔都来不及。
眼下,各家显然已经意识到用户对平台观感的重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对自己有利无害。
毕竟,广大用户才是优爱腾们真正的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