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记得ofo吗?曾几何时,小黄车遍地都是,不过7年,小黄车已经不见踪迹,只留下几千万等待排队退押金的用户,在风中凌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实上,剩下的摩拜、哈啰、青桔,始终也没能找到盈利模式,一直在亏损,一直也没能把用户和流量转变为盈利。后面还有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电动车。有了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抱歉,不看好一切共享生意。
除了那个早早选择套现离场的胡玮炜,后面的大忽悠,一个个都是惨淡收场。实在是想不通这种计划书到底是如何说动了资本,几十亿上百亿的真金白银砸进去,最后除了收获一堆只能当做破烂的自行车,还有就是一地鸡毛。
不能说共享单车一开始就目的不良。我相信,创始人一开始一定是本着方便学生的目的开始的,可是他们既低估了人性,也高估了资本的眼光。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拿来共享。我们共享太阳,共享空气,共享地球,除了这些,其他都不能拿来共享。
共享单车如今的现状,真实地映射了人性。有些事情呢,在校园里可以施行得很好,但是被资本绑架了之后的,那就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了。庞大的运营费用和维护费用,很容易就压垮这些共享公司。因为是共享的东西,就没有人去爱护,即便不爱护,也没有人会因此承担后果,如果一开始就设定人性本善的前提去运营,我只能说你们太天真。
不用管创始人一开始喊出的口号多么惊天动地,在烧掉了几百亿真金白银后,留下的只是一堆废铁。你会在大海里,垃圾场里,老旧小区的犄角旮旯,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发现共享单车的尸体。你会想到戴威当初喊着要改变世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没能改变世界,更多的时候,是改变了自己。如果你过于相信这些,你就天真了。
共享的生意,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生意,因为除了违背人性之外,他们考虑得太简单了。设计的模式,就像是没出校园的学生一样,禁不起生活的检验。我们本来也没创造出什么改变世界的壮举,我们顶多,改变了我们自己的生活。
资本天生就自带罪恶,然而没有资本的帮助,很多事情又无法开展。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所以,还要看谁先熬不住。毕竟,资本不是慈善家,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赚钱。
如果一门生意,一开始就只想着赚钱,那么,它很难定义为一门好生意。如果一门生意,它从来没怎么仔细考虑过怎么赚钱,那么,它将会是一门短命的生意。共享生意,似乎还没有找到出口,去平衡理想与赚钱。
毕竟我们不是贾某某,单单靠一张嘴就可以融资几百亿。我们也不是许某某,欠债上万亿,最后也能摘的干干净净。每个企业家,都要有诚信和社会责任感。讲这些,你们这些所谓的首富什么的,真不如罗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