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约定,就好比我们现在说的是普通话。


(相关资料图)

网络通信协议:速率,传输码率,代码结构,传输控制......

问题:非常的复杂?

协议太多了,我们只能大事化小,分层!

TCP/IP协议簇:实际上是一组协议

重要:

TCP:用户传输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出名的协议:

TCPIP:网络互联协议



TCP与UDP的对比

TCP:想成打电话

连接、稳定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最少需要三次,保证稳定连接!三次握手A:你瞅啥?B:瞅你咋地!A:干一场!四次挥手A:我要走了B:你真的要走了吗?B:你真的真的要走了吗?A:我真的要走了!
客户端、服务端传输完成,释放连接,效率低

UDP:想成发短信

不连接、不稳定客户端、服务端:没有明确的界限不管有没有准备好,都可以发给你导弹攻击DDOS:洪水攻击!(饱和攻击)

互联网创业小故事

1995年, 办翻译社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为翻译到美国收账。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好莱坞影片中的情节一样: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

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挣了600美元,正是这600美元,为他铺就了通往网络世界的道路。

受到巨大惊吓的马云逃脱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悄悄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在西雅图会过朋友后,马云去了一家很不起眼的公司,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那家公司的人告诉马云,想查什么在电脑上一敲就能出来。“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艺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

马云如此回忆当时的心情。但嗅觉灵敏的马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直觉,他觉得互联网这东西将来肯定有戏,互联网将改变世界!

1995年3月夜,杭州的马云家里挤满了人,这些都是马云4年来在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Internet的商务需求。“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