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给你打电话
不管Ta说什么
【资料图】
只要提到
腾讯视频会议、共享屏幕
等字眼
就一定要当心
你可能遇到了诈骗!
近日,恩施何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他有很多贷款平台功能未关闭,因政策规定现需关闭。对方让他进入“钉钉”打开屏幕共享功能,又打开一个征信中心的网站填写了一些信息。然后网站客服发来一张照片要他将图片中的银行卡账号进行复制并打开自己的银行APP中的转账模块,将该账号粘贴到对应位置后补齐户名,在骗子一步步套路下,何先生银行卡中的19917元最终全部被转到了骗子手中。
前不久,利川小牟收到一条自称是某借贷平台“客服”的短信,小牟因为在该平台贷过款,便没有怀疑对方。短信内容是她在该平台活跃度过低,要对她收取550元/月的绑卡管理费,卡内自动划扣费用,如需解绑则需要添加“客服”进行操作。随后小牟添加了对方QQ,在对方要求下开启了“共享屏幕”,并按对方提示步骤输入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等信息进行解绑。几分钟后,小牟发现卡里的钱全部被盗刷。
屏幕共享
什么是屏幕共享?
“屏幕共享”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电脑上都能看到,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
诈骗套路
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或者是各种平台的客服,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事主实施精准诈骗。
引导下载软件
在取得事主信任之后,诈骗分子会引导事主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这些会议软件几乎都能在软件应用市场直接下载,事主也会进一步打消疑虑,增加上当受骗的几率。
实施诈骗
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等各种理由,要求事主开启共享屏幕功能,进而获取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实施诈骗。
防骗指南
共享屏幕是大部分网络会议软件中都具备的功能,便于实时演示或教学,只要打开了共享屏幕,你手机上的任何信息都会被对方一览无余。所以当在你在与诈骗分子共享屏幕时,就相当于把你的银行账户交给骗子操控,也就等于你和骗子共享了钱包。
那么该如何正确退出共享屏幕?正确退出的方式不是单纯的切换回主屏幕,或者切换到其他软件中,而是在打开共享屏幕的软件中点击“停止共享”,才能正确退出。
不要以为不转账就不会被骗
不要和陌生人使用“共享屏幕”功能
谨防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