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通信行业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到4G发展、5G引领的发展历程。她在通信世界,以女性特有的执着与韧性,推动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G网络通信技术,成为在世界舞台上“快人一步”的领跑者。

20多年时间,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完成了向技术领军专家的成长蜕变,她就是北京邮电大学1996届校友、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

“选择了一个目标,我就一定会走下去。”在旁人眼中,黄宇红说话做事绝不拖泥带水,是典型的“行动派”,在人生方向的抉择上,她亦然如此。


(资料图片)

出身航天世家的她,却痴迷于移动通信,并坚定地选择以此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北京邮电大学是黄宇红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北邮在通信等领域拥有雄厚实力,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被誉为“信息黄埔”。就读于此的黄宇红,在一流的专业平台上、在名师学者的授课中,获益匪浅。

1996年,她从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来到原邮电部移动通信局工作,第二年就被派到芬兰参加国际3GPP标准会。当时中国的GSM(第二代通信技术2G)追随国际标准发展起来,TD-SCDMA技术(第三代通信技术,是中国自主发展的移动通信标准)在中国刚刚出现。

几次参加国际会议让黄宇红意识到,3G技术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和需求,“要为中国标准的国际化而努力,要让中国的声音引导国际通信技术的发展”。一次国际标准大会讨论TD-SCDMA与其他技术干扰共存的标准时,为保护TD-SCDMA发展,黄宇红与国内公司仔细研究核心问题,最终保证了中国的利益。

在第4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迎来变革时,黄宇红意识到,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在世界上“领先一步”的重大时机真正到来了。2007年,LTE(4G网络)国际标准化进入关键时刻,针对存在两个TDD版本的现实状况,专家们作出判断:只有将欧洲TDD方案融合“干掉”,才能实现我国主导方案成为唯一标准。

3个月内,黄宇红带领技术团队日夜攻关,提出了新的标准方案,与各企业反复论证沟通,不断团结联合国内外企业和国际运营商,通过标准化战场上合纵连横,我国主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标准终于“出炉”

标准形成后,如何让TD-LTE形成完整产业链,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了一个更严峻的考验。在堪称通信业“奥林匹克盛会”的巴塞罗那世界通信大会上,黄宇红和团队机智地把大会作为推销中国4G的展台,发表主题演讲,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此外,她还代表中国移动开创性地发起并运作了通信产业中首个由我国主导的国际组织——“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成功实现我国主导移动通信技术的国际化突破。

在引领5G的发展过程中,黄宇红主持了5G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化推进工作,带领团队启动5G相关研究,主导发布了中国5G需求的白皮书,推出了全球著名的“5G之花”。

6G是继5G后的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焦点和研发热点。作为中国移动无线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带头人,黄宇红带领中国移动研发团队积极融入国家6G创新工作全局,大力开展6G研发工作,经过近4年多的技术布局和持续努力,在6G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在长达20多年的工作中,黄宇红始终坚持立足岗位“主动突破”,不忘自己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初心,瞄准世界通信科技前沿,为践行通信行业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做出了卓越贡献,彰显出一名北邮人、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

欢迎关注“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招生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通信产业网、长春共青团、中移党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