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互联网时代,人们享受着信息的便捷与丰盈,同时也容易被良莠不齐的信息所裹挟。有些“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通过搬运倒灌、“标题党”炒作、集中发布相似文案、多账号联动发文等手段,对明知或应知为谣言、虚假消息、有害信息肆意传播。截至5月22日,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41.09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7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
加大网络空间立法,整治网络乱象。自媒体不能只讲自由不讲自律,沦为不守规则的“自由体”。依法加强网络治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随着互联网等新生事物不断发展,相关法律也在随之跟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性文件相继出台,将自媒体管理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压实平台责任,清除滋生土壤。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督促网站平台健全账号注册、运营和关闭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制度,加强账号名称信息审核、专业资质认证、信息内容审核等常态化管理。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等重点平台积极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依法依约处置“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
提升网民素养,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网络素养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网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必修课。整治“自媒体”乱象,开展网络文明素养提升、进行网络辟谣宣传活动,让每一个网民都能成为网络文明的捍卫者、参与者、建设者,维护网上信息内容传播良好秩序。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治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为此,还要进一步明确监管者、平台方、运营者各方责任,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大数据监控、提高用户自制力等方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唯此,才能有效遏制“自媒体”乱象,让这份“清朗”持久。
编辑|李静静
作者|宋广
校对|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