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老铁们,我是一个企服行业创业者,产品\开发\设计三系天赋树全修,偶尔写点区块链项目代码,却依旧在搬砖的硬核男人。
6小时开发,13亿估值
Linktree诞生于2016年澳大利亚,创始人开发linktree初版仅仅用了6小时。2022年,Linktree完成了B+轮1.1亿美金的融资,估值达到13亿美金。
在Linktree上,你可以将Instagram、TikTok、Twitch、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的内容聚合在一个链接中。
(相关资料图)
上图就是NBA快船队的Linktree的页面,包含了球队的行程、票务、球队APP的下载地址,等等跟球队相关信息的链接,社交平台账号的链接
About me的演变
在2009年12月上线了一个网站叫About me,域名是about.me
我最早知道About me是在2011年,在大学的理学楼的办公室,我记得非常的清楚。那时候我和同学奇峰在开发校园团购网站,那时候我们才大二。网易2010年的文章,现在还能搜到。
About me 主要的方向是做个人主页,把个人的相关的资料做聚合展示,后来About me被AOL以130万美金收购了,被收购后好像一直没什么发展。
About me的这种产品,最后演变出来一个新的词 ”Link in Bio“,通过链接展示的形式,来做你个人资料或品牌相关信息的汇聚。很多文章翻译成”数字身份管理工具“ 我觉得是有点夸大了。
当然现在Linktree现在的功能非常的多,除了聚合链接,还能做付款,做捐赠,做电商等等。
可以说Linktree是网红流量的第一入口,网红们各个媒体平台的连接器。也是品牌的主页,就好比一个品牌的官网一样重要。
并且在今年6月5号,我们之前挺看好的一个产品Bento,宣布被Linktree收购了。
Bento我们觉得是Linktree的进化版,这个产品更加模块化,排版和编辑的形式都很有特色。
挺适合设计师、工程师、内容创作者去创建自己的主页,并且还做了社区,你可以用他人的模版去搭建自己的主页。
Bento诞生于2020年德国柏林,由红杉 Arc 领投、NextBlue 和 Gaingels Network 参投种子轮 160 万美元
Linktree给我的思考
Linktree,给我带来的思考特别多
1、千万不要用技术难度去思考产品价值
我们很多时候特别容易陷入到产品和技术难度的角度去看一个赛道或产品。或者是特别容易陷入到固有的思维认知里,没有办法扩展到其他思考的角度去做。
2、同产品,不同方向的区别极大
Linktree 和 About me 技术上差不多,但强调的产品价值和目标对象,完全不一样,产品在感知层面差别就巨大,这个感觉就像抖音和快手。
3、不同环境下,简单的需求可能还不错
Linktree、国内的Flomo,这类产品都很简单,但他们的创始人都是非常善于做营销,并且在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和互联网环境下,有些符合需求的”小“产品也能的跑出来。
Linktree国内模仿者
1、MuseLink
这个是特赞旗下的产品,特赞原来我理解的是做高端设计需求的甲乙方对接的,后来我发现特赞做了一堆跟设计工具有关的产品,但是好像没有声量特别大的。比如:MuseDAM
特赞的MuseDAM 对标的是 Eagle
不同于Eagle,MuseDAM又是做的云端的产品,不是本地客户端,更像是网页网盘的进化版。然而Eagle这类产品本身最适合的就是本地化的,因为都存的是一些超大的文件、视频啊什么的。MuseDAM更想强调的是团队的协同和资料、素材的汇总。还有他们的文件传输的工具、等等
Linktree 跟OpenSea合作,做了NFT相关的功能。我看MuseLink也做了NFT相关的功能,说实话在国内搞这些功能,我是没看懂的。不太能理解我为什么这么说的,可以去看看我去年写的《NFT 用户画像》的文章。特赞我感觉就是典型的没有带着思考做产品的,按功能去挨着抄的,
2、Link3.cc
3、Linkme
4、link2.cn
其他这几家就不一一介绍了,都属于小团队在做相关的产品,没有太多相关的新闻信息。
国内的困境
Link in bio这类产品,国产化本身就没有多少优势。
1、产品不存在地域、语言、环境等因素
由于链接聚合的这类产品,用户生成的linktree本身就是即用即走的产品。没有社交关系、本身不存在太强的地域属性和语言障碍。对用户来说,用国内和国外的产品没什么差别,在展示体验方面,唯一的问题就是linktree不支持中文而已,但是你生成的linktree主页是可以用任何语言写链接介绍的
2、国内URL链接是被强管控的
不同于国外自由的链接分享政策,你在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等社交平台,写自己的个人介绍的时候,都很难允许你直接填写链接地址在个人介绍里。在抖音里写微信账号都是需要做转喻的,用符号或其他的暗语来说,更何况直接填写链接地址。
不允许在各种平台的介绍里写URL地址,就极大的限制了这类link in bio产品的发展空间
3、URL的黑名单
由于我们之前一直在做页面托管方面的产品,每个作品都有独立的地址,有不少设计师拿我们的产品去做设计作品的展示页。
但是世事难料,后来有些黑产的人为了能宣传自己的APP或网站,就用我们的应用做链接的跳转,为的就是能在微信或QQ里打开,还有一些倒卖色情内容的用户也会这么干。
最终导致我们经常被微信浏览器封禁域名,经常被QQ浏览器封禁域名,经常被搜狗浏览器封禁域名。做链接服务的,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域名被封,封了之后也是投诉无名,就只能被动的等处理。
今年4月,Instagram宣布用户可以在他们的个人资料上添加5个链接,以推广用户们的其他个人资料,这样一来,就削弱了linktree的主要卖点,尤其是对一些网红来说。
linktree今年裁掉了1/4的员工,似乎Linktree的营收和增长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