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创造风口的机会将会出现在哪里?
(相关资料图)
曾经的风口,随着风暴的过去也纷纷落地,个个都已经成为了红海,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如火如荼的短视频,都已登顶,尤其是智能手机,以前水果手机店的大排长龙,某米的饥饿营销,现在都已经玩不转了。尤其这几年经济不景气,手机钉子户也随之产生。现如今,大家一致玩起了节俭,从某多多的崛起就可见一斑,前一阵子,阿里要回归淘宝,京东强调“低价是1”,所以,消费降级会是未来某些行业的机遇吗?
这些年,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娱乐方面,随着短视频的崛起,电视和报纸越来越被冷落,曾经风光一时的亚洲卫视如今都已经停播很久了,传闻称其已然破产倒闭。
纸媒更是倾倒一片,今年就有超过十几家报刊停办,某州商报、某市画报、某阳晚报等纷纷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
在穿戴方面,电商使大量线下门店倒闭,而直播带货不仅让苦苦支撑的线下服装店雪上加霜,还抢夺了传统电商的客户,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一二三上链接”的节奏中抢购各种便宜的服饰。
在餐饮方面,点外卖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技能,每个餐饮店都被迫加入外卖的大家庭里,才能在餐饮业的红海里艰难求生,并且新兴的预制菜和各种品牌的自热饭又给予了人们更多的选择。
在居住方面,高房价已经成为新生代们躺平的最好理由,十年前,房子也许是风口,赶上了,你就自由了。但如今,还想把房子当风口来炒,把老百姓的血汗钱当发财的机会,恐怕要被房奴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在出行方面,打车APP已经是手机标配,成为我们打车的不二选择。导航软件也为我们的自驾出行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支付方面,我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用过现金了,手机支付让我们不再为没有零钱而烦恼,而央行的数字钱包甚至摆脱了网络的依赖,真正给人一种真实钱包的感受,做到了随时随地支付。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在经济下行时期,人们趋向于高效率和低消费。被人们所追求的是生存和安全,比如衣服、食物和稳定的工作。而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人们追求的是社交和尊重。比如,在日本经济最繁荣的时候,日本女生可以同时拥有三个男友,一个管饭票,一个管跑腿,一个管浪漫,可见,经济繁荣会让女生的虚荣心极度膨胀。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也是如此,一个只能看却毫无实际用途的花却能被炒到天价,可想而知,经济繁荣时期的人们吃的得有多撑,才会去哄抬花价。上个月,上海人抢购驴牌帆布袋上了新闻,毫不起眼的一个袋子,贴了个牌子,就可以卖到580块,魔都人民的经济底蕴可见一斑。
但在经济下行周期里,口红效应在人群中传播,在消费欲望的驱使下,使人们开始注重低价商品的消费。其实上面所说的驴牌帆布袋也算是一种口红效应,驴牌袋子的价格虽然超出了普通袋子的想象力,但对于一言不合就上万的驴牌包包来说,又显得那么亲民,既然买不起包包,买个袋子也行,所以排队买个袋子也就不用大惊小怪了。日本自从90年代泡沫破灭之后,迷失了30年。泡沫女们也被打回了现实,日本宅男文化开始盛行,近些年甚至开始流行起与动漫人物结婚的风潮。
而在国内,男性的消费价值更是被资本给定性成了不如狗的存在,网上一度流传着一个消费鄙视链,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这是独属于中国的消费潜力榜。也许在未来,随着虚拟人的盛行,他们需要好看的皮肤,酷炫的装饰,这都是潜在的消费,而男同胞们的价值将会雪上加霜。
那么,再说回来,下一个风口会在哪里出现?这个风口产品一定具备帮人们节省消费,或者帮人们提高效率的属性。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时代的大风口不是我们的菜,因为大风口的背后都有大资本时刻盯着,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他们都会倾巢而上,用他们强大的资本储备,在一众资本巨鳄中杀出一条血路,普通人贸然进去,只会成为他们的垫脚石,比如十年前的团购大战和几年前的共享单车大战,都是资本用钱烧出来的,有多少创业者倒在了资本的镰刀下,已不得而知。又比如,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各个大厂都在布局,前不久,有报道称字节拟采购总价70亿元的GPU,GPU就是显卡,这是训练AI模型的必备硬件,人人都知道AI是风口,但这个风口并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难道我们普通人只能干瞪眼吗?也不是,大风口中的小风口才是我们应该把握的机会,例如,短视频是个大风口,想当初的短视频大战,只存活了抖音和某手,开发短视频APP是大风口,而拍短视频就是小风口,在抖音通过拍视频赚到钱的比比皆是,一样可以带来财富自由,当然,现在短视频早已过了风口期。如果在未来,有新的平台诞生,你是否能够把握住这类小风口,考验的将是你我的鉴别能力和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