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二机场的建设计划,可谓历经多年的发酵。早在2007年,该计划便开始酝酿,而到了2011年5月,初步选址环节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当时涌现出9个备选场址,其中包括简阳草池堰、广汉三星、简阳芦葭、简阳镇金、仁寿方家、金堂平桥、金堂竹篱、德阳永兴和双流籍田。


(资料图片)

在经过多轮的筛选与博弈后,最终简阳和金堂两个地区成为了最后的竞争者。早在2009年,有一份杂志以《空时代逼近四川》为题,报导了成都第二机场正式选址金堂的消息,文章称:

据成都市交通委透露,成都第二机场将拥有5条长度为3.6公里的跑道,一旦建成,将可满足每年80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和200万吨的货运吞吐量需求。此外,该机场还将开设至少10条国际直达航线,以及遍布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15个支线机场,从而构建起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机场。

然而,当向金堂地方政府求证此消息时,却得到了另一番说法:“金堂地区地势平坦、水系丰富,地理环境优越。尽管目前是否真正落户金堂还不确定,但如果这一构想能够成为现实,那将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可见,在金堂地区,有关“成都第二机场”是否最终选址此处的疑虑并未被完全消除。

首先,金堂和简阳两地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由于它们距离成都市中心较远,地形相对平坦,因此进行拆迁的成本相对较低。然而,金堂地区的不利因素显而易见:

与民航飞行学院的飞行训练和部分训练航线存在冲突;

与规划中的乐山机场和武警直升机机场的空域存在矛盾;

金堂地区的电厂烟囱和冷却塔对机场的影响;

与毗邻的河流饮水工程的位置产生冲突。

回顾整个过程,可以得出结论:虽然金堂地区在某些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多方面的制约下,最终失去了争取第二机场选址的机会,而简阳地区则以其地理、战略等方面的优势脱颖而出,成功赢得了这一机遇。

综上所述,成都第二机场选址之路充满曲折,各地的角逐与劣势都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展现。无论是金堂的谨慎还是简阳的机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结果的形成。这个过程充分展现了地方政府的智慧和决策的复杂性,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区域发展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