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势力新春季#
有关XBB.1.5毒株的新闻登上了热搜,这种已经攻陷了美国的全新新冠变种病毒目前已经在中国境内被检测到。不过幸运的是,这种新型变种的致病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
但很快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新冠病毒再次发生变异,并且新毒株是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合体版本,消息一出瞬间引爆了全球舆论。那么这个所谓的德尔塔戎病毒会引发新一轮疫情吗?
(资料图)
惊现变异
塞浦路斯大学生物科学教授Leondios Kostrikis和他的研究团队宣布发现了新冠新型变异株。他们在德尔塔基因组中发现了类似奥密克戎的遗传特征,因此为这种全新的变种毒株命名为德尔塔戎。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据了解,研究团队采集了25个突变样本,其中11个来自住院患者,14个来自普通感染患者。经过研究以后,团队得出一个结论,住院患者发生突变的频率更高。这也证明了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有更大概率诞生出德尔塔戎毒株。
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和重症率得到了极大的减轻,但传播指数R0却得到了成倍的增长,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R0最高已经达到了18.6。这意味着一个感染者在感染期内可以传染18.6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个复数模型,以18.6的N次方呈指数增长。
德尔塔的传播指数很低,但其致死率却得到了增强。德尔塔毒株的病毒载量是原毒株的1260倍,临床致死率达3.63‰,这是普通流感致死率的3-4倍。很难想象,如果变异出一种病毒具有德尔塔的致死率和奥密克戎的传播指数,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这也是全球关注德尔塔戎毒株的原因。
既然如此,德尔塔戎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传播了吗?
污染数据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被研究团队观测到的新型毒株目前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传播,并且科学界对这种毒株的出现提出了质疑。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大学教授认为根据上传的德尔塔戎数据,无法在“进化树”上定位到该毒株所携带突变出现的位置,因此该毒株应该是样本遭到实验室污染才得出的一个新病毒。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世卫组织病毒学家的认同,在德尔塔戎被发现以后,研究团队把病毒的各项数据上传到了GISAID(全球最大流感和新冠数据库),没过多久就因为遭受质疑而从数据库中被拿掉了。
种种迹象已经证明所谓的德尔塔戎大概率是样本在观测之前遭到了实验室污染所形成的病毒。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德尔塔戎不会大规模进行传播,也不会造成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感染。
事实上,当前全球人群的疫苗接种率非常高,并且在一轮又一轮的感染浪潮之下,人群的免疫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即使德尔塔戎引起了新一轮感染,其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要远远低于德尔塔毒株。
虽然德尔塔戎大概率是由样本污染得出的一个“伪数据”,但不同毒株发生重组形成新毒株的情况真的不会出现吗?
低概率事件
答案是否定的,不同毒株之间的确可能通过基因重组诞生新的毒株。最早在2021年,日本就发现了德尔塔和阿尔法的重组变异株,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舆论轰动。
不过根据专家介绍,不同毒株发生基因重组的情况虽然可能出现,但概率非常低。必须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感染者同时感染两种毒株、免疫系统未能第一时间消灭其中任何一种毒株、满足千分之一的基因重组概率。
由此看来,不同毒株重组诞生新毒株的概率非常低,但如果基数足够庞大的话,一个再小的概率也会成为必然事件。这也给我们提出了警示,中国拥有过14亿人口,全面放开的社会趋势下,大规模人群感染无法避免。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毒株的监测,避免出现更强的变异株。
新冠毒株再次变异或许只是一个误会,但不同毒株重组形成新的毒株确是极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这种低概率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有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监测的力度,避免发生最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