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流水线,到互联网大厂,“加班文化”一度蔚然成风。
这不,继“996”福报论后,国内又一企业家提出了“高高兴兴715”。
只是,西贝餐饮掌门人贾国龙的“715”工作制一出口,便引来无数争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打工人更是怨声载道,称996还不够吗?
“996”、“715”是什么?
所谓996工作制,区别于“朝九晚五”,早9点上班,到晚9点下班,一周休一天,累计工作时长在60小时以上。
996工作制,伴随互联网企业扩张式发展而生,超长工作时间、人海战术、高薪高福利,一度是很多人眼里的“好工作”,马云称之为“福报”,刘强东称之为“好兄弟”标配。
715工作制,由西贝贾国龙率先提起,指的是每周7天,每天朝9晚12(共15小时),一周累计工作时长105小时,白加黑,全年无休的工作模式。
如果说996是互联网产物,那么715工作制可以说是,以西贝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工作模式。
贾国龙推崇它“有利、有趣、有意义”,体现了“奋斗的兴奋”、“高兴的辛苦”和“更大的收益”。
可是,你知道吗?我国现行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平均每日、每周的工作时长,即:≤8小时/每日,≤44小时/每周。
可见,无论是“996”,还是“715”都违反了劳动法。
“996”“715”的利与弊
“996”和“715”既然都是违法行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管理者,甚至是普通劳动者趋之若鹜?
员工:勤劳致富,还是勤劳致命?
中国人信奉“天道酬勤”“勤劳致富”,更有人把我国经济腾飞称之为“勤劳革命”,只是“996”和“715”真能致富吗?
确实,部分公司通过加班费、交通补贴、供应餐食等诱人的条件,给员工带来了8小时以外的额外收益,从而实现了个人收入增加,乃至在一二线城市买房买车,过上了体面的日子。
可这算是致富吗?按照“二八定律”来看,像马云、贾国龙等成功人士毕竟是极少数,“打工皇帝”也寥寥,大多数人不过是普通人。
靠出卖劳动时间取得报酬,维持生活,有望中产,很难富豪。
就算这样,也并非所有企业都如此“慷慨”,多的是“画饼充饥”,企业家们鼓吹成功学,狼性文化等,让员工无偿“自愿”加班,放弃合法福利待遇,从而成功榨取剩余劳动价值。
畸形的工作时长,致富无能,致病倒是一绝。
早在2021年,世卫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发布了全球首份“长时间工作对健康影响”的调查报告。
报告设定≥55 小时/周,为长时间工作,结果发现,与每周工作 35~40 小时的人相比,长时间工作的人,中风风险增加 35%,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17%。
而报告中的另一组数据更加触目惊心,2016年全球近75 万人死于长时间工作导致的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这相当于平均每1分钟有1.5人因加班丧失生命。
要知道,报告中设定的“长时间工作”限度为55小时,比 996 足足少了 17 个小时!可见,996和715,不一定致富,致命概率倒是很高。
企业:剥削与被薅的双刃剑
当下企业往往乐见“996”、“715”,管理者们称其为“弹性工作制”,网民吐槽其“弹长不弹短”,掩盖不了剥削本质。只是剥削的背面,也是被薅的必然。
“996”“715”一方面节约了劳动工资,给一人份工资,享受三人份工作成果;
另一方面降低内部沟通成本,所有人员“原地待命”“随时应战”,企业更能高效运转。
但是,阳光之下总有阴影,加班不仅消耗员工,也会消耗企业。
打工人中的“加班薅羊毛党”也随着“996”“715”异军突起,他们调侃自己是正义地“薅资本主义羊毛”。
这些人,有的上班看剧、干私活、打游戏,下班时开始“拼命加班”赶工,只为了老板看得欣慰;有的为了加班费,拖延工作进度,为加班而加班……
对于公司而言,这样的加班无疑是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得不偿失的。
此外,随着员工法律意识日渐增强,由此引发的劳动纠纷、劳动仲裁、劳动诉讼案件,也将让企业背负经济损失。
长期看来,“996”“715”只会走向“双输”局面。幸运的是,“反加班”号角已经吹响。
合理工作时间,全社会共行动
996不是福报,715也并没有致富魔法,回归合理的工作时间,健康奋斗,打工人、企业、政府要共同行动。
首先,职场人整顿职场。
一份“年轻人下班调查”的报告显示,超50%的年轻人选择正常下班,“领导不走,我也走”。
年轻人带头开始宣扬生活本身的意义,拒绝长时间工作的反噬,尊重自我价值。
其次,企业整顿加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反加班”,比如,腾讯旗下四大工作室群之一的光子工作室群试点6点下班,并限制每日加班人数;字节跳动和快手取消单休;格力全面实行双休。
企业发展不再依靠榨取员工“时间”,更侧重激发员工灵感,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并保证员工有时间休息、陪伴家人、强身健体,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回馈企业,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再次,推行法定的、合理健康的工作时间,政府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参与进来,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切实有效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最后,只有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正向舆论,我们终将告别不合理的“996”“715”等工作模式,真正实现快乐奋斗,健康努力。
如今,我国目前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也需要告别“人海战术”和“时间消耗战”,向着更加有效、文明、人性的工作模式迈进。
普通的打工人拥有了下班自由,让生活回归生活。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