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艳


【资料图】

3月23日,“双城合璧 共创未来”2023上海·北京投资合作推介会在北京举办。在本次推介会上,共有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同时,投资上海·虹口北京服务点、投资上海·闵行北京服务点揭牌成立,向近200家在京企业释放“上海引力”。

京沪合作空间广阔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表示,上海与北京交往源远流长,情谊深厚,两地都肩负着国家重大战略使命,合作空间非常广阔。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深化两地在新兴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乘国家战略之势,唱响“双城记”,共赴时代之约。

上海的产业发展优势可以归纳为“五好五不缺”,即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不缺资源。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王东表示,上海还坚持“三看三不看”的招商新思维:即不看税收看业态、不看盈利看潜力,不看资质看团队。上海将以投资人的专业眼光、合伙人的服务意识,为创业者、企业家、投资者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土,逐梦圆梦的舞台。

“上海的营商文化就是讲规则、重秩序、守诚信。”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吴夏一语概括了上海的营商环境优势。目前,中金资本在上海已进行广泛的投融资布局,包括上海基金的设立及募集、上海企业的投融资等。数据显示,中金资本及其关联方已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上海区域企业约545亿元,项目覆盖高新技术、高端制造、大健康、大消费、新环保、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吴夏表示,中金资本将链接政府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上海“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方向上的优质企业发展。通过投资、赋能企业,助力上海经济增长。

双区同台展示区域特色

在推介会现场,虹口、闵行双区同台推介,展示区域特色。

据悉,根据上海新一轮商业空间布局规划,北外滩将以国际级消费集聚区为建设目标,围绕“链接全球、买卖全球、服务全球”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打造“全球消费资源集聚区、消费市场新高地和消费潮流风向标”。

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帅表示:“北外滩是一座未来之城。”除了做强高端服务贸易,北外滩还将提升区域创新浓度,积极拥抱“硅谷到硅巷,科技回归都市”的浪潮,瞄准全市三大先导、六大支柱、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大力营造“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生态,用金融活水激发科创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科创总部集聚,构建北外滩科创总部集聚区。未来的北外滩将以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展示窗口的姿态精彩亮相,成为代表上海参与全球城市顶尖中央商务区的竞争与合作的“未来城市样板间”。

而闵行是“制造业”强区,集中了航天、航空、船舶、核电、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产业,肩负创新制造“国之重器”的重要使命。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闵行已经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市级园区。

在巩固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闵行南北联动,双核辐射,在北部抓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发展国际商贸、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四大高端服务业产业。在南部建设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形成“4+4”特色产业集群。

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锐表示,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个重要战略的叠加承载区,闵行区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创新创业正当其时,投资发展恰逢其势。

“闵行区的财税优惠政策和企业扶持政策对保障企业生产运营、吸引企业投资具有较强作用。”闵行区落户企业代表——北京华腾盛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龙如是说。

据了解,闵行有完备的政策体系,有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金融、科技到人才扶持等一整套、成体系、相衔接、有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而这也是华腾选择落户闵行设立华东区域销售公司的主要考量。

促进产业协作与资源共享

在活动现场,虹口区、闵行区与9个重点项目进行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数字经济、元宇宙、金融服务等重点领域,将做好区域产业链补链、延链、升链、建链大文章,进一步完善上海“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焦新动能、谱写新篇章。

同时,在相关领导及近200家在京企业的共同见证下,投资上海·虹口北京服务点、投资上海·闵行北京服务点正式揭牌。这是上海首次以区域为主体在北京开设服务点,标志着投资上海“走出去”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区域服务点将为在京企业和机构提供就近的精准、全面、高效的服务,通过找准产业的“互补点”、项目的“合作点”,促进产业协作、资源共享,推动京沪两地共享合作新机遇、共创发展新未来。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虹口区投促办、闵行区投促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支持。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张永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