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下水
万吨巨轮造好后,从侧边下水,船体左摇右晃,看着危险极了。
两船相撞
【资料图】
一艘船在水里航行,虽然有重心和浮力的平衡,但如果不小心触礁或者两船相撞,船体进水失去平衡,很快就会沉没掉入海底。
那么像万吨巨轮沉没后,是如何打捞上来的呢?
打捞巨型轮船都有哪些方法?
沉船打捞
一般常见的方法是船体切割,然后分块打捞。
轮船相撞
轮船多次被撞
由于沉船地点位于繁忙的航道上,期间先后又有2艘船与之相撞,打捞作业刻不容缓;
从沉船底部将金刚石绳锯穿过去
但由于船体的重量接近5万吨,整船打捞比较困难,打捞团队只能用一根金刚石绳锯穿过船底,将轮船切割开来分成9个部分进行打捞,每个部分大约3000吨重;
被分割成块状的船体
可即便如此,整个打捞工作也还是花了一年多才最终完成。
那如果想整船打捞该怎么做呢?
打捞上来的世越号
该船总长145米,空载排水量6800多吨,加上游客和运载的货物,沉船时总船重量接近1万吨。
在经过1年的社会施压后,韩国政府抵抗不了舆论压力,开始决定对沉船进行打捞。
可当时的沉船位于水深45米的位置,打捞难度极大,最后在众多世界顶级打捞公司的竞标中,我国的上海打捞局脱颖而出
保持原状左倾出水
由于该次沉船原因复杂蹊跷,后果严重,韩国政府要求沉船在打捞出来时,必须保持原始状态左倾90度出水;
门窗加装防护网
并且船体门窗等加装防护网,防止物品、遗体等在打捞过程中遗失,这不免又加深了打捞的难度。
上海打捞局的打捞过程是什么?
水下扫描定位
首先为了勘测沉船的水下实际情况,上海打捞局采用多波束水下扫描定位,来确定沉船的位置信息;
水下遥控机器人
又动用了水下遥控机器人以及100多位潜水员,进行实地近距离摸查。
回收船舱内的残油
具体数据整理好后,工作人员先是在船体油仓处钻眼回收残油,防止燃油爆炸和泄漏污染;
内部放置的黑色气囊
接着安装护网,船艉区域抽沙,封闭船体通风口,向内部充气排水,并借助内置气囊和橡胶浮筒,帮助增加船体的浮力,以减轻打捞的重量。
当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在船体周围部署多根钢缆,然后与海面上浮吊船的吊钩相连,将船整体抬升拉出水面,用拖船拖进半潜驳船里;
接着船坞排水使船体整体脱离水面,最后运至港口。
世越号的整个打捞过程历时590天,耗费16亿元人民币,与最初和韩国签下的5亿元打捞费用相比,上海打捞局最后还亏损了11亿,可见打捞的困难程度有多大。